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一下近年來關于食物和疾病發生之間的關聯性研究進展。
【1】大力水手:吃菠菜真的可以讓肌肉變得更強壯!
你還記得小時候看的一部動畫片里的主人公--大力水手波比嗎?每到危急關頭,只要吃下菠菜,波比就能變得力大無窮,把大壞蛋布魯托打得逃之夭夭。
近來有研究發現菠菜真的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壯,但這種效果并非由菠菜中的鐵元素導致,綠葉中含有高濃度硝酸鹽才是真正原因。
許多研究已經證明飲食中的硝酸鹽能夠使優秀運動員的肌肉得到增強,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則發現飲用含有高濃度硝酸鹽的濃縮甜菜汁能夠增加心臟衰竭病人的肌力。研究人員表示,這雖然是一項很小的研究,但我們在病人飲用甜菜汁兩小時后觀察到了非常顯著的肌力變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9名心臟衰竭病人進行了研究,他們以自身為對照,分別飲用甜菜汁和只去除了硝酸鹽的甜菜汁,兩次治療之間間隔一到兩周,以保證前一次治療不會對后一次產生影響,并且參與者和進行測量的研究人員都不知道治療順序。
【2】STM:吃的太多為何會引發糖尿病?
每個人都知道,高熱量飲食和肥胖直接相關,當然同時也和2型糖尿病發病相關;如今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天普大學的研究者表示,狼吞虎咽的飲食方式或許也會使得機體快速進入到糖尿病前癥狀。
文章中研究者對6名正常體重或過重的健康男性進行研究,研究者讓這些參與者按照典型的美國飲食方式每天消耗6000卡路里,持續一周時間;這種方式可以使得食物攝入量劇增,根據美國醫學會數據顯示,對于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的靜坐的男性而言,健康的飲食方式應該是每天平均為2200卡路里。
這些參與者在醫院中被進行密切監測,同時其還進行高熱量飲食,研究期間這些個體并沒有被允許參加任何形式的體力活動。研究者GuentherBoden博士表示,所有的個體在一周的時間內體重平均增加了8磅,另外,在開始這種飲食方式后兩天里,所有的男性個體機體都達到了一種俗稱為胰島素耐受的代謝狀態,這通常被認為是糖尿病的先兆,而當機體能夠產生激素但不能夠有效利用時就會發生胰島素耐受性。
【3】JNB:彩色土豆幫助抗腫瘤
近日,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赫爾希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紫土豆中的一些化合物或可幫助殺死結腸癌干細胞,限制癌癥發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theJournalofNutritionalBiochemistry上。
根據美國癌癥學會的數據,結腸癌是導致美國癌癥死亡的第二大殺手,每年有超過50,000名病人死于結腸癌。攻擊癌癥干細胞是抗擊癌癥的一種有效方式,癌癥干細胞就好比草根,只要癌癥干細胞還在,腫瘤就還會繼續生長和傳播。
土豆是一種廣泛食用的作物,特別是在一些西方國家,烤土豆是人們經常食用的食品。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烤土豆中的提取物能夠抑制結腸癌干細胞生長并促進其發生死亡。然后他們檢測了攝食烤紫土豆對結腸癌小鼠模型的影響,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研究人員認為紫土豆中可能含有一些物質能夠同時作用于多條信號途徑幫助殺死結腸癌干細胞,這其中包括花色苷,綠原酸和抗性淀粉。
【4】JCO:每天喝咖啡降低結腸癌復發風險
咖啡是一種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來的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與可樂,茶同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飲品。而一直以來咖啡是否影響健康是很多人都極為關心的話題,多年以來科學家之間爭論不休。
最近,來自美國丹娜法伯癌癥中心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日常飲用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夠幫助預防治療后的結腸癌復發,并能夠提高結腸癌治愈的幾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上。
這項研究包含了接近1000名結腸癌病人,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早期病人接受化療期間以及一年之后,分別對其進行了問卷調查,統計他們的咖啡飲用習慣。結果表明這些結腸癌III期并接受了手術和化療治療的病人中,每天飲用超過4杯咖啡(大約含有460毫克咖啡因)的病人獲益最大,這些病人相比于不飲用咖啡的病人癌癥復發風險降低了42%,因癌癥或因他因素死亡的風險也降低了33%。每天飲用2到3杯咖啡獲益比較適中,而每天只飲用1杯或不飲用咖啡的人基本不會獲益。
【5】BMJ:吃辣竟有助于健康?
本周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將辛辣食物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可降低死亡風險。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因果關系之間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作者呼吁更多的研究有關“更新的膳食推薦和功能性食品的發展。”
先前的研究表明,調料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如辣椒素的有益影響包括:抗肥胖、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特性。
所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檢測了食用辛辣食物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和引起死亡總風險原因之間的關系。
他們進行了一項總共有487375名30-79歲之間的參與者參加的前瞻性研究。入選的參與者在2004-2008年之間被研究隨訪他們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所有參與者完成了一項關于健康的問卷調查,包括體質檢查,食用辛辣食物,紅肉、蔬菜和酒精。
【6】肥仔減肥的利器:葡萄籽油!
近日一項刊登于國際雜志FoodandFunction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圓葉葡萄籽油或可作為一種維生素E的形式,來為科學家們提供一種減肥的新手段。這種葡萄籽油可以幫助減緩機體脂肪細胞的形成,其可以產生一種生育三烯酸,即為維生素E的不飽和形式。
研究者Marshall說道,攝入由圓葉葡萄籽油制作的食物或可通過減少肥胖來有效降低機體的體重;而圓葉葡萄籽油或許也是市場上一種有價值的食用補充油料,因為其是生育三烯酸的唯一來源,而且其也是多不飽和脂肪酸類和單不飽和脂肪酸類的良好來源,研究者也希望利用圓葉葡萄籽油為基礎來開發新型策略幫助抵御肥胖。
本文研究之前,研究者把大多數生育三烯酸的益處都歸自于紅棕櫚和米糠油,實際上近來有研究表明米糠油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隨著研究的深入,圓葉葡萄籽油也被認為是生育三烯酸的主要來源,而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首次闡明了如何幫助種植者大量生產圓葉葡萄籽油。
圓葉葡萄,其皮厚且種子顆粒大,主要在美國南部種植,通常被用于制造酒類和果汁;每年在酒類和果汁生產后會產生成千上萬噸的果渣副產品,從傳統角度上來講大部分的果渣副產品都會被當作垃圾處理掉,但有些葡萄酒釀造廠卻會利用圓葉葡萄籽榨油,有些會將這些副產品儲藏備用。
【7】IJO:吃水果減肥的科學依據
近日,來自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漿果、葡萄和其他水果能夠將多余的白色脂肪轉化為消耗卡路里的米色脂肪,這為肥胖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給小鼠飼喂了高脂飲食,并將小鼠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給予白藜蘆醇處理,劑量相當于人類每天攝入12盎司的水果,一段時間后,給予白藜蘆醇處理的高脂飲食小鼠其體重的增加比對照組小鼠少40%。
之前一些研究已經發現白藜蘆醇能夠幫助預防肥胖,但對其中的機制了解并不清楚。而且大部分相關研究都聚焦在葡萄酒上,所使用的白藜蘆醇濃度也不能在正常飲食中獲得。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小鼠飲食中包含0.1%的白藜蘆醇就能夠將多余的白色脂肪轉變為具有能量消耗活性的米色脂肪。研究人員解釋道:水果中的多酚類物質,包括白藜蘆醇,能夠增加參與脂肪氧化過程的基因的表達,從而保證機體不會過載,這些多酚類物質能夠促進白色脂肪組織轉變為能夠燃燒脂肪進行產熱的米色脂肪,幫助機體保持能量平衡,從而預防肥胖和代謝紊亂的發生。
【8】Heart:吃點巧克力遠離心臟病!
近日,一項刊登于國際雜志Heart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每日攝入100g巧克力和心臟病及中風風險降低直接相關;但似乎并沒有證據表明減少巧克力攝入會降低個體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是基于研究者對2.1萬名成年個體的追蹤而開展的,同時研究者還對此前關于巧克力和心血管疾病之間關聯的相關文獻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者對參與者(9214名男性和11737名女性)進行平均長達12年的跟蹤調查,在研究期間有3013名個體經歷了致死性或非致死性的心臟病發作及中風事件。
其中20%的研究對象表示他們并未攝入過任何巧克力,但其他個體每日巧克力的攝入量平均為7g,有些個體甚至攝入了100g巧克力;巧克力的高水平攝入和個體年齡及BMI指數直接相關,攝入過多巧克力往往和機體高能量攝入以及高脂肪低蛋白飲食相關。研究者表示,相比未攝入巧克力的個體而言,攝入巧克力水平較高的個體的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會降低11%,心血管疾病發病相關的死亡的風險會降低25%。
【9】多吃花生和堅果降低多種疾病風險
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epidemiology的研究證實花生和堅果的攝入與低死亡率之間存在一定關聯,但花生醬沒有類似的保護作用。每天攝入最少10g堅果或花生的人,死于幾種主要風險疾病的概率低于不吃花生和堅果的人。
該研究指出死亡率下降最明顯的是呼吸道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糖尿病,隨后是癌癥和心血管疾病,并且花生和堅果的這種保護作用在男性和女性之間是等同的。同時,花生起到的保護作用與堅果一樣明顯,但花生醬與死亡率并無明顯關聯。
這項研究開始于1986年,研究人員對55~69歲的120,000名荷蘭居民進行了群組研究,其中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在研究中研究人員詢問了研究對象關于花生,堅果和花生醬攝入的量和頻率等問題,對花生和堅果的攝入量進行了評估。隨后他們又對1986年之后的整體死亡率和特定疾病死亡率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