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痛經(jīng)的小驗方
2018-06-30 21:00:03
1、玄靈止痛湯:玄胡、醋炒五靈脂、白芍各10―30克,當歸、川芎、甘草各10―20克,為主方。 氣滯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葉、吳茱萸各10―15克;血熱挾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梔子、黃芩各10―20克;氣血虛挾滯型主方加黃芪、黨參、熟地各10―20克。 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4次服。每次月經(jīng)前3―5天開始服用,至經(jīng)凈痛止。連服3個月經(jīng)周期為一個療程。 2、加位少腹逐瘀湯:當歸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沒藥6克、炒蒲黃10克、靈脂10克、小茴香3克、干姜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澤蘭10克。 本方的主要功效為:活血去瘀,溫經(jīng)止痛。適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經(jīng)。本方水煎內(nèi)服,忌食生冷。 3、甘橘調(diào)經(jīng)飲:干松10克、蠶砂10克、荔枝核12克、山楂6克、清橘葉6克。 此方主要功效:行氣、舒肝,活血、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氣滯血瘀型痛經(jīng)。本方宜水煎服,經(jīng)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服5―7天。 4、歸芍棱烏萸草湯:當歸12克白芍30克醋炒三棱、炙甘草各6克烏藥、山茱萸各9克。陰虛血滯去烏藥,加生地、丹皮、沙參;陽虛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紅花;肝腎虧損加狗脊、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便溏加茯苓、炒白術;嘔吐畏寒肢冷加吳茱萸、生姜;口苦心煩加竹茹、梔子。 于經(jīng)前3日開始,每日一次水煎服,用至經(jīng)凈;3個月經(jīng)周期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