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健康有“8大準則”
2020-04-25 04:01:02
生活細節決定健康水平。尤其飲食上,有時候只需要做出一點點改變,就能獲得幾倍的健康。美國MSN網站刊文指出,以下飲食習慣可以幫您握住長壽的鑰匙。
1.早飯后吃粒復合維生素、鈣片。由于市場上暢銷的鈣片多為碳酸鈣,早餐后吃,可以有一整天的時間喝水助排泄,防止其在體內形成結石。
2.每餐前喝點水或湯。飯前喝點水或湯,有助于控制食物攝入量。但胃動力不好、有消化問題的人應避免餐前喝水。
3.吃完快餐后,來一大杯水。快餐里的熱量和鹽一般都嚴重超標。吃完快餐后喝上一大杯白水,能加快鈉鹽和油脂排出。
4.晚餐吃粗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認為,晚上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睡眠。食用粗糧是最簡單的方法,比如喝些燕麥粥。
5.晚飯后吃一把堅果。每天吃一點堅果有助于保護血管。通常以晚飯后半小時吃效果更好,因為堅果有一定的養胃作用,飯后吃可以幫助營養的消化和吸收。
6.有些“素”菜要“葷”吃。南瓜、胡蘿卜等蔬菜中含有的β―胡蘿卜素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其消化吸收有賴于油脂的參與。因此,吃這類蔬菜時,可以配上肉一起炒。
7.柑橘類帶著“白絲”吃。柑橘類水果內都有一層“白絲”,“白絲”中含有比較多的纖維素和多酚類物質,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8.熱水洗肉。熱水有助于洗去肉上沾染的灰塵及其他污染物。實驗還發現,用熱水洗后,將肉立即下鍋烹飪,更易于入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