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和油吃得有點多,豆和奶制品卻吃得不夠!
日前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我們的脂肪攝入量增加,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為32.9%,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25%~30%的合理膳食上限,同時豆類和奶類遠低于推薦量。國人吃飯到底存在哪些問題?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舉行了解讀會。
水果、豆類、奶類攝入量上不去
2004年,我國曾首次由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當時的調查數據來自2002年。這次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數據來自2010-2012年監測,正好間隔10年。
“與2002年相比,水果、豆類和奶制品消費量仍遠低于推薦量”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在解讀會上指出。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們平均每天需吃水果200~400克,而目前我們的平均攝入量僅僅是40.7克。奶及奶制品推薦攝入量為300克/天,而全國平均攝入量僅為30克左右。水果和奶類的攝入量與推薦量相差懸殊。
“如果能做到每天喝一杯牛奶,整個人群的鈣攝入水平將會提高很多。”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建議。
烹調油用量下不來
水果、豆類及奶制品上不去,油鹽卻下不來!
2012年我國居民平均每天烹調用鹽為10.5克,較2002年下降了1.5克,但仍遠高于推薦的6克。此外,我們烹調用的油太多了!
“烹調油用量應該在25~30克,可實際上我們目前的用量達到42.1克,比最高值還多出十幾克。”趙文華強調,目前我們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為32.9%(城市人群達36.1%),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25%~30%的上限。
除烹調油外,脂肪攝入量的上升,還與畜禽肉吃得越來越多有關,尤其是豬肉,占的比例不斷增加。事實上,豬肉的脂肪含量及飽和脂肪含量相對較高,相比之下,魚蝦等對健康有利的水產品我們卻吃得較少。膳食不平衡與身體活動不足也是國人越來越胖的原因之一。
相關閱讀
權威解答:國人身高數據太矮了?
國信辦公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后,大家對于國人身高的數據格外關注。報告中指出,我國18歲以上成年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7.1厘米和155.8厘米。國人身高真的這么矮嗎?
為此,在此次“中國居民營養狀況專題解讀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專門做了解釋,“此次我們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抽取了150個監測點,調查6歲以上的人群,調查總人數為156831人,其中18歲及以上成人120546人。身高等體格數據是用統一方法、統一設備,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測量得出的結果,是科學可靠并具有全國代表性的。”
身高的影響因素復雜,除了營養外,身體活動、遺傳、年齡變老等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所以和大家的感受有區別,原因之一在于身高在不同年齡和不同地區之間確實存在差異,原因之二是大家應該和自己同年齡同性別等具備可比性的人群比較。比如,調查結果中60歲以上老年人的平均身高已經顯著全國的平均值和其他年齡組的人群,而18-29歲人群的身高則顯著高于全國平均值和其他年齡組的人群。因此,大家感受與全國一個平均值有差異也是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