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做跟農村食品安全有關的提案,是因為我在家鄉湖南看到很多類似現象,嚴重威脅著兒童的健康。這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大的、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
我在一家小賣部看到,大約100平方米的店面里,擺放的小食品五花八門、色彩繽紛。但包裝都很劣質,它們大多出自個體小作坊。由于采購這些食品的小賣部是有經營許可證的合法經營者,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食品本身的質量。
售賣五花八門零食的小賣部大多設在學校附近,沒有足夠分辨力的學生便成了最重要的消費者。我在一所中學的小賣部就曾看到,賣東西的大人在店里打麻將,買東西的學生給了錢,自己抓了一包辣條就走了。流程之熟練,顯然是經常如此。
在湖南的農村還有一種現象,幾乎家家戶戶喜歡聚在一起打牌(打撲克、打麻將),孩子餓了,喊著要吃飯,家長就塞給他一兩塊錢說:“你自己去商店買點吃的吧。”而無防范力的孩子就高高興興地去買吃的了。雖然不合格的食品不至于吃一次就中毒,但總買總吃,很可能會給孩子的身體埋下隱患。這種傷害一旦造成,日后怎么可能補得回來!這顯然已經成為直接危害子孫健康的嚴重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農村這些不合格零食對兒童健康有害,里面的很多添加劑、防腐劑、調味料對身體沒好處,但因為沒真正發生吃死人的案例,有關部門也覺得沒法管。據我所知,工商部門確實處理過農村的不合格食品,但收效不大,檢查過后沒多久就死灰復燃了。
一位食品專家談到,這個事不是不能管,關鍵看有關部門敢不敢認真、長期、堅持去做。從源頭的小作坊,到銷售渠道,都要依法依規行事。管理部門不能一陣風式的走馬觀花,檢查完就沒事了,應建立長期機制,不定期暗查、抽檢。樣品應由管理部門抽取,而不是由生產企業送樣。對不合格產品要加以懲處。毛主席說得好,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認真了就什么事都能辦得了。
食品安全出現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要加強管理。為了我們子孫后代能夠健康成長,工商部門要加大對賣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店的處罰力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也必須嚴格檢查制度,不放任不合格食品走向市場。
在管理食品安全問題上,應該有鐵的制度、鐵的管理,不能存在任何彈性,不能心慈手軟。農村有很多沒有自我防護能力和意識的家長、孩子,他們認為,只要是公開賣的東西就是國家允許的,是合格的。如果不能掐住源頭,讓問題食品到了孩子嘴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就辜負了家長和孩子們的那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