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吃野菜的最好季節(jié),很多野菜無污染,營養(yǎng)豐富,清新可口,不僅是極好的藥材,也是絕佳的食材。
香椿
補腎養(yǎng)發(fā)生發(fā)、春季養(yǎng)肝、殺蛔蟲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發(fā)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
香椿含鈣、磷、鉀、鈉等成分。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養(yǎng)發(fā)生發(fā)、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胃等作用。凡腎陽虛衰、腰膝冷痛、遺精陽痿、脫發(fā)者宜食之。
春季養(yǎng)肝:
春季是清肝養(yǎng)肝的最佳季節(jié),常吃香椿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對視力下降及眼干眼疲勞有很好的恢復(fù)作用。
殺滅蛔蟲:
春季蛔蟲病多發(fā),尤其是體型瘦弱的兒童,而香椿的揮發(fā)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
食用:
可用于制作香椿炒雞蛋、香椿竹筍、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餅、椿苗拌三絲、椒鹽香椿魚、香椿雞脯、香椿豆腐肉餅、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涼拌香椿、腌香椿、冷拌香椿頭。
柳葉柳芽
能敗火
柳葉有清熱,敗火,解毒的作用。柳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曬干后,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泡茶。
現(xiàn)在家庭或飯店中作為稀罕菜食用的“涼拌柳芽”一道名菜,青綠鮮嫩,味美爽口。
黃花菜(忘憂草)
補虛下奶,平肝利尿,消腫止。鎮(zhèn)靜,利尿,消腫
人們經(jīng)常說的忘憂草其實就是黃花菜。具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吃法:新鮮的黃花菜,先在熱水里燙一下,否則有毒的,然后可涼拌或者熱炒。
蒲公英(婆婆丁)
清熱消腫,對肝有好處
蒲公英的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發(fā)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馬蜂菜(馬齒莧)
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馬齒莧在營養(yǎng)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之后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薺菜(地菜)
據(jù)現(xiàn)代科學(xué)分析,薺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E、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錳、鋅、銅和硒等成分。
吃法:包餃子、包子、餛飩。另外薺菜不能生食、也不宜多食。
地膚(掃帚苗)
利尿清熱
利小便,清濕熱。有溶解尿酸作用,適用于尿酸過多的疾病,如尿路結(jié)石,疸后皮膚瘙癢癥,尿酸性痛風(fēng)等并可用于夜盲癥。
吃法:涼拌,包餃子、包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