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在清晨醒來,晚上入睡,是因為受到體內生物鐘的影響,而人體生物鐘順應著大自然的節奏。生物鐘不但控制著人的睡眠,更影響和控制人的體溫、激素、各種酶的作用等,管理人體代謝。人體中的生物鐘有兩種,一種是存在于大腦中的主生物鐘,另外則是存在于身體末梢的末梢生物鐘。無論是哪一個生物鐘都受到遺傳因子的控制。
主生物鐘位于大腦中視神經交錯的視交叉上核處,其自身循環節奏約為25小時,但當早晨眼睛受到光線刺激時,該生物鐘就會重置,按照自然24小時來作為循環周期。而存在于臟器或肌肉細胞中的末梢生物鐘則通過飲食來獲得重置信號,以調整與主生物鐘同步。日本大學藥學系副教授榛葉繁紀表示:“如果在起床后一個小時內不按照規律吃早餐,末梢生物鐘和主生物鐘就會按照各自的步調來走,此時身體中的節奏不統一,很容易出現時差調整不過來的狀態,這也是身體不適和肥胖的原因之一。”
三班倒的人肥胖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陷入不規則的生活狀態中,尤其是不規則的飲食規律讓原本正確其作用的生物鐘出現紊亂。一項針對三班倒的人進行的調查發現,三班倒的人患代謝綜合癥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5倍,患肥胖的幾率是正常人的5倍。
此外,榛葉繁紀在接受采訪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還表示:“有研究報告稱,三班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更高,這被猜想與三班倒的工作容易導致脂肪代謝異常,導致體內生物鐘紊亂、激素分泌異常有關,而晚上工作導致能量的過量攝入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讓體內的生物鐘慢慢被調整正常,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健康呢?首先,早晨起床后接受眼光的沐浴,讓體內的生物鐘重置,與自然同步,此外不可缺少的就是規律準時的三餐進食,在這其中尤其以重置末梢生物鐘的早餐最為重要。早稻田大學教授柴田重信指出:“在每天固定時候吃早餐能夠刺激身體調節身體節奏,準備好身體一天的代謝所需要的酶,讓身體切換為早晨的活動模式。”
早餐該怎么吃?能量為一天里的四分之一
想要吃好早餐,也是需要技巧的。柴田指出:“通過小鼠實驗可知,當早餐吃得太少的時候,就會產生和不吃早餐一樣的效果,即體內的末梢生物鐘不能獲得重置。想要獲得良好的早餐效果,早餐所供給的能量應當達到人體一天所需能量的四分之一。”另外,柴田的研究還表明,調整末梢生物鐘最好的食材為碳水化合物,因此可以多吃一些米飯、小麥等為代表的谷物作為早餐。
此外,柴田說明表示:“當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搭配時,調整生物鐘的能力能更好,同時也更有營養。人的體溫因攝入食物而上升,能夠有效促進消化道中激素的分泌。”因此,人們的早餐不妨多吃一些蛋白質與谷物結合的搭配,如雞蛋+牛奶+全麥面包,或是選擇吃紅豆飯等作為早餐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小自測:這樣的生活會讓你的生物鐘亂套
1、早上起不來,身體酸痛沉重;
2、不吃早餐,或者一杯咖啡就打發了早餐;
3、晚餐常在9點以后吃;
4、晚餐常常是一天里吃得最多的一頓;
5、常忍不住吃宵夜;
6、一到晚上就無比精神;
7、雙休日不睡到中午不起床;
8、生活不規律。
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