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要吃七分飽,吃七分飽養生又健康,相信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這句話,那吃七分飽有哪些益處呢?健康飲食要怎樣吃呢?吃七分飽除了有減肥功效之外還有哪些益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吃七分飽的益處有哪些吧!
怎樣吃飯才是科學吃飯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平衡膳食吧!
早餐的食物應種類多樣、搭配合理。可以根據食物種類的多少來快速評價早餐的營養是否充足。如果早餐中包括了谷類、動物性食物(肉類、蛋)、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等4類食物,則為早餐營養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3類,則早餐的營養較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2類或以下則早餐的營養不充足。
午餐應適當多吃一些,而且質量要高。主食如米飯、饅頭、玉米面發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魚類、肉類、蛋類、豆制品以及新鮮蔬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以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
晚餐一定要適量,以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為宜。晚餐吃得過多,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使大腦保持活躍,導致失眠、多夢等。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晚上活動量較少,能量消耗低,多余的能量在胰島素作用下合成脂肪儲存在體內,會使體重逐漸增加,從而導致肥胖。
七分飽是健康飲食的開始
“七分飽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里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此外,范志紅還具體指出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供大家參考。“八分飽時,胃里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里已經脹滿;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人們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饑餓的。也就是說,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其實,有了七分飽的意識,就是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