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食療方固本培元血氣足
2018-06-25 12:00:01
腎虛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中醫所指的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腎陽虛的癥狀為腰酸、四肢發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也就是說表現為“寒”的癥狀,性功能不好也會導致腎陽虛;腎陰虛的癥狀為“熱”,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
下面,中醫為大家推薦七款補腎食療方,讓你氣血充足,面色紅潤。
肉蓯蓉羊腎湯
材料:肉蓯蓉30克,羊腎2只
做法:將羊腎切開洗凈,挑去白色筋膜,與肉蓯蓉一起加水煮湯,食鹽調味服食。
功效:補腎,益精,壯陽。
海參杞參湯
材料:海參150克,黨參、枸杞子各12克
做法:一起煮約60分鐘左右后,加入味精、油、鹽等調味品,即可吃參喝湯。
功效:補氣益腎、生精養血。適用于氣虛乏力、面色萎黃、頭暈眼花、腰腳酸軟、陽痿、遺精、小便頻數等癥。
海參煲鴨湯
原料:海參200克,老鴨一只
做法:將鴨去毛雜、洗凈,與海參一同加水慢燉,鴨肉熟后,加入食鹽、味精、蔥花、姜末等即可食用。
功效:養陰益腎。適用于腎陰虧虛、肝腎不足之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頭目昏花、手足心熱、失眠多夢等。
巴戟二子酒
材料:巴戟天、菟絲子、復盆子各15克,米酒250克
做法:將巴戟天、菟絲子、復盆子用米酒浸泡,7天后可服用。
功效:適用于腎虛所致精液異常、滑精、小便頻數、腰膝冷痛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