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魚大肉吃的多了,各種健康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了從飲食上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人們開始吃野菜了。以前提到野菜,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紅軍長征時期,拿野菜來當干糧,并且也只有在那種艱苦的時刻才會選擇吃野菜。可如今,吃野菜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健康時尚!地里長的薺菜、苦菜、灰灰菜、魚腥草,樹上長的榆錢、榆樹葉、柳樹芽等都成了人們的盤中餐。
野菜不野
野菜的種類有很多,人們經常吃的野菜有:薺菜、掃帚苗、苦菜、馬齒筧、灰灰菜、野莧菜、魚腥草、蕨菜等等,各地還有特色的野菜。野菜之所以稱為野菜,是因為它是野生的,不用管播種,只管采摘就行。如今,隨著消費的需要,人工栽培的、大棚里種的就越來較多了,野菜也就不野啦,味道也大打折扣。
野菜的營養
野菜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為其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根據現代營養學的知識,野菜應該歸類到蔬菜,它們的營養成分和普通的蔬菜差不多。有這樣幾個特點:
●含的水分多,有65%-95%的水分。
●綠顏色的野菜中含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核黃素等豐富。
●礦物質,如鈣、鉀、鎂的含量也較高。
●膳食纖維豐富,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
●含較多的植物化學物質,有利于健康。
野菜的吃法
●涼拌:薺菜、苦菜等,洗凈后涼拌,看著清、吃著爽。
●做餡:如薺菜,可以和肉餡拌在一起做餛飩、餃子餡,咬到嘴里,清香滿口,說不出的美妙滋味。
●蒸:掃帚苗、榆錢,洗凈后用干面粉拌一下,上鍋蒸幾分鐘,拌著蒜汁吃。
●其他:做湯、煮面時放點野菜,增色增味。
吃野菜的四項注意
1.不認識的不采、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綠油油的很是可愛,但不一定能食用。采摘野菜時一定注意,不認識的不采、不吃。
2.路邊的野菜不要采。路邊生長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垃圾地上、路邊的野菜不要采。
3.做好前處理。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經過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認真處理好后再吃。
4.野菜可不要貪吃。野菜畢竟是野菜,沒有成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這是我們老祖宗在親身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所以,嘗嘗鮮,偶爾改善改善口味還可以,不宜天天吃、吃很多。吃野菜原本是為了促進健康,如果吃的不合適帶來負面作用,就適得其反啦。
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