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有大蒜、小蒜之分。大蒜是根莖大而瓣多,辛而帶甘;小蒜是根莖都比較小而瓣少,極其辣。
大蒜,屬于百合科植物,其根莖又叫大蒜頭。大蒜是舶來品,據說是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國的,至今已有二千年的栽培歷史了。
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大蒜富含辣素,其功能有辟穢氣、殺蟲、治肺益腸的功效。還能消谷類、化肉食。大蒜用于治病的歷史十分悠久。
據史載,古埃及人用大蒜治療傷風、潰瘍、痔瘡、麻疹、蛇咬等61種疾病。隨軍醫生曾用大蒜治療士兵的呼吸道和腸胃疾病,指揮官還讓戰士服用大蒜以提高戰斗力。
中世紀在英國曾經流行一種瘟疫,死亡上萬人,而經常食用大蒜者卻幸免于難。
法國的馬賽有一種名叫“四盜賊”的大蒜醋酊,據說是四名專事盜墓的盜賊制作的,可免受墓毒致病,以致流傳下來而聞名遐邇。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藥物奇缺,大蒜作為“地里長出來的青霉素”而備受青睞。
在我國,大蒜的藥用價值早有記載。《名醫別錄》說大蒜可“散癰腫,除風邪,殺毒氣。”《日華子本草》說大蒜可“健脾消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瘟,療勞瘧、冷風、痃癖、瘟疫。敷風損冷痛、蛇蟲傷,并搗貼之。”《日用本草》載大蒜可“燥脾胃,化肉食。”《本草綱目》總結大蒜的功效有:散癰腫、除風邪、殺毒氣、除風濕、療瘡癬、健脾胃、止霍亂、解瘟疫等。
根據近代的科學實驗,大蒜味植物中最具有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它可以撲殺人體內各種原蟲、葡萄球菌、鏈球菌、赤痢桿菌等。營養學家們發現,生大蒜中不僅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磷、鐵、硒,還有大蒜素等。大蒜中的磺胺成分,能聚集人體器官中的重金屬,并將其排除體外。
現代醫學證明,大蒜不僅具有健胃、止瀉、消炎、解毒、利尿、鎮靜、止咳、降壓、祛痰、防腐等功效,而且大蒜還能清除血液中不必要的脂肪,避免脂肪累積、堵塞血管,降低膽固醇的含量。有時食用大蒜,還有預防癌癥的特殊作用。美國有實驗證明,冠心病人服用大蒜油5個月,可降低膽固醇10個百分點,甘油三脂降到21個百分點,并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有預防腦血栓形成的作用。對于糖尿病人,大蒜也可以降低血糖,并有效地防止合并冠心病和腦血栓的發生率。我國學者研究證明,大蒜能誘導小鼠肝、肺、胃、小腸等臟器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增高,該酶對致癌物質有解毒作用,闡明了打算防癌的重要機理。
大蒜在2003年,為我國人民抗擊非典型肺炎做出了巨大貢獻,可謂深入人心了。現如今,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爆發的甲型流感來勢兇猛,嚴重威脅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為了更好更有效地防止在我國的擴散,我們應當再次借助大蒜哦!
大蒜的健身治病的日常用法:
1、將大蒜與魚、肉同煮,能殺菌、除腥味;烹調蔬菜時,加適量大蒜,味道更香。
2、將蒜頭切碎,拌和各種葷菜,可以消積清腸。
3、發燒,或者感覺慵懶時,可將大蒜放在鐵絲網上烤熟,再蘸上醬油食用。
4、感冒時,在牛奶中加少許蒜末,飲后感冒可提早痊愈。
5、將蒜泡在米酒中,一個月后備用。感冒時,倒一匙蒜酒,再加些許開水和紅砂糖,調勻后飲服,十分有效。
6、兒童咳嗽,夜晚無法入睡,可將蒜頭橫切,輕輕摩擦兒童喉部,能止咳入睡。生姜也有這種功效。
7、腳氣腫脹,可用蒜頭燉甲魚,食肉飲湯,能消腫。
8、用蒜頭煮鯉魚,食肉飲湯,可治療腳氣。
另附參考小驗方:
1、蒜頭治療久咳
患百日咳,用蒜頭治療,最為靈驗。方法:大蒜瓣一斤,搗成蒜泥,加六倍開水沖和,浸漬十個小時,再用清潔紗布濾汁,即可飲用。初起時,每兩個小時服用一匙,晚間停服,短期內可以痊愈。如果已經咳嗽十日以上,應該連續服用三至四個星期,也可痊愈。兒童用量酌減。其功效神速。
2、蒜頭治腸胃不好
蒜汁入胃后,能刺激胃粘膜,使胃液的分泌增加,以助消化;入腸能刺激腸粘膜,增加腸壁的吸收能力,并能殺滅腸中的寄生蟲,對各種腸疾,如腹瀉、痢疾和宿積,皆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