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健康飲食搭配原則
1、酸堿平衡
健康人體必須保持微堿性狀態,以PH值在7.3左右為宜。如果人體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膽固醇都比較高,人就容易疲勞,同時人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 而葷菜幾乎都是酸性食品(奶類、血品例外),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節日飲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魚大肉,要有堿性食物搭配著吃,以求人體的酸堿平衡。含堿量最高的要數海帶,其次是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卜、蘿卜等等。
2、低鈉飲食
我國居民的食鹽攝入量原本就偏高,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量的2倍以上。節日期間副食吃多了,食鹽的攝入量更多,然后血液中的鈉含量就會更高,這不利于人體保持正常的血壓。而鉀是鈉的克星,它能排出人體內多余的鈉。含鉀較豐富的蔬菜有紫菜、海帶、香菇、蘆筍、豌豆苗、萵筍、芹菜等等。
3、多攝入膳食纖維
葷菜不含膳食纖維,而畜禽水產等也都是精細的“少渣食品”,吃多了會造成便秘,糞便等毒廢物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會增加腸黏膜對毒素的吸收,這樣就容易誘發結腸癌。而粗纖維食物則屬于“多渣食品”,多吃這類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麥片、花生、水果、卷心菜、蘿卜等等。
吃零食有哪些宜忌
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食物,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在評估能量和營養素攝入時計算在內。應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及正餐的攝入情況選擇適合個人的零食,如果三餐能量攝入不足,可選擇富含能量的零食加以補充;對于需要控制能量攝入的人,含糖或含脂肪較多的食品應適量限制;如果三餐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應選擇蔬菜、水果作為零食。
一般應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零食,如水果、奶制品、堅果等,所提供的營養素作為正餐之外的一種補充。
在食用時間上,食用零食應選擇合適的時間,最好在兩餐之間,以不影響正餐食欲為宜。晚餐后2-3小時宜可,但睡前半小時內不宜進食。
此外,零食的量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正餐的食欲和食量,在同類食物中可選擇能量較低的,以免能量攝入過多。
外出就餐小貼士
飯店里很多菜,比如各種食用菌類及反季的昂貴食品,多是用罐頭食品制作而成的。罐頭含有防腐劑,多吃有害健康。另外,有些海鮮、鳳爪、雞腿、雞翅也會拿福爾馬林泡發。那種外表看起來很大很白的雞腿雞翅、海鮮,最好不要吃。如果菜品中的銀耳發白,則是拿硫磺熏的,正常銀耳是淡黃色。
除此之外,油炸食品在制作過程中,出于節約成本,油可能會被重復使用,導致油中所含的致癌物丙烯酰胺量增加;而熏魚熏肉等熏制食品,尤其是煙熏食品,在熏制過程中會產生一類致癌物質二惡英,這類食品也是少吃為妙。
春節吃火鍋的市民不少,不管是在家吃還是在外面吃,涮羊肉等肉類食品時,火鍋表面會浮出一層沫,這層沫一定要及時舀出,尤其是那種發黃發黑的沫。因為其中多含有激素。此外,一定不要喝涮完的火鍋湯料,不管嘗起來多么鮮美,湯料里已涮過了很多食物,有害物都留在了湯里。
打包不用一次性筷,自帶餐具打包很多人外出就餐,寧愿選擇一次性筷子,也不愿使用飯店里提供的普通筷子,覺得普通筷子可能消毒不徹底。然而,目前我國對筷子還沒有安全標準,一次性筷子制作過程中為了讓筷子看起來更白更干凈,往往使用硫磺熏、藥水泡,同時還用石蠟拋光。因此,又白又光的一次性筷子一定要慎用,實在要用就用開水燙一下。
吃飽喝足后,桌面上的剩菜怎么辦?專家建議自帶餐具打包,因為不是所有飯店的打包餐盒都有質量保證。在打包的餐盒中,最安全的是那種透明的塑料盒,因為這種塑料餐盒是純塑料原料所制。如果盒底有一個三角形里帶“5”的符號,三角形下還寫有“PP”(聚丙烯縮寫),則可以在微波爐內加熱。白色的降解餐盒80%以上是假冒偽劣產品。市場上很多打著“降解”旗號的餐盒其實不安全。如果手摸著餐盒感覺質地較硬,輕輕一撕不裂開,且裝食物后不滲漏的就是合格餐盒,反之則是不合格餐盒。
最后,還可將餐盒撕碎了扔水里,如果漂浮起來,則表示該餐盒是純塑料所制,比重約為0.93左右,小于水的比重,為合格產品。如下沉則表示,該餐盒還添加了石蠟等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這類不合格餐盒如裝上含油、酸性大的食物,或在微波爐內加熱,會釋放很多有害物質。
怎么喝酒不傷身
宴會上喝酒難以避免。適量喝酒,有益于健康,酗酒將傷身。怎樣既能喝酒聯絡感情又能不傷身呢?
1、忌空腹喝酒:飲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或吃幾片面包,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2、B族維生素:估計飲酒多時,提前服用維生素B族直至應酬漸少,以保護肝臟。也可有意識地多吃富含維生素B族的動物肝臟、豬牛羊肉,蛋黃、蔬菜、燕麥等粗糧,以提高體內Vb族含量;
3、多喝白開水:喝白酒時,要多喝白開水,以利于酒精盡快隨尿排出體外;喝啤酒時,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最好加冰塊;
4、忌豪飲:喝酒不宜過快過猛,應當慢慢喝,讓身體有時間分解體內的乙醇,酒桌上罰酒數杯或一口悶易醉酒;
5、多吃綠葉蔬菜:喝酒時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
7、多吃豆制品:喝酒時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8、不要喝碳酸飲料:喝酒時不要喝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人們在飲酒、尤其是大量飲酒時,常常會產生飽漲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飯了,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科學研究發現,在喝酒的同時多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乙醇性脂肪肝的發生。在正常情況下,飲入的酒經過胃腸道吸收后,在肝臟中經乙醇脫氫酶的作用轉變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除體外。在大量飲酒時,體內的乙醛來不及轉化為乙酸,會生成大量的超氧陽離子自由基,導致人體內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調。此時如果還能夠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微量元素哂等重要的抗氧化劑,可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傷害。
此外,喝酒的時間也最好放在晚上。因為人體肝臟中乙醇脫氫酶的活性有時間規律,中午時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因此,中午時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謝排掉,此時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對身體的傷害也較大。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飲酒極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