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糖,似乎是每個生物都逃不開的命運。
糖分能夠為生物提供日常活動所需的能量,而大多數人的味覺天生好糖,在自然環境中糖分的獲得并不容易,但是嗜糖的人類們通過種植提取等方法,讓人類生活中的糖分變成隨手可得。這又引發另外一個問題,長期攝入過多糖分,身體產生“糖癮”,人體健康平衡被高糖飲食破壞,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臟受損、腦力衰退、壽命減短等的問題。
1.吃糖多是得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有遺傳、不合理膳食、肥胖、熬夜、吸煙等,雖然不能說吃糖多就一定會的糖尿病,但是眾多的糖尿病醫生都曾指出:糖尿病的原因與“吃”密切相關。
預防糖尿病,需要均衡全面的營養膳食,合理控制熱量的攝入,維持標準體重。長期攝入過多糖分,會容易造成肥胖的問題,從而更容易誘發2型糖尿病的發病。要注意的的是,除了真正的糖,一些“看不見的糖”也要警惕。像饅頭、米飯、面條等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主食,實際上也是“糖”,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也是不健康的。
2.吃糖太多不僅傷腦,還會傷心。
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報告表示,甜食吃多了不但不能讓心情變好,還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調查中攝入糖分量較前的人群,在后面5年里患常見心理疾病的概率增加了23%。
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曾經做了一項大鼠實驗,研究人員表示,長期高糖飲食會減弱大腦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換言之,也就是說吃糖太多會使人變笨。
一項涉及17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多喝1份含糖飲料,冠心病的風險就增加16%。
3.不吃糖就能健康嗎?
糖分攝入過多可引起很多健康問題,但是并不代表就不能吃糖,無糖飲食不能和健康飲食完全掛鉤。糖作為人體必不可少的一類營養物質,每天控制好攝入量下,對人體是更健康的,一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數據表明,人類在攝入糖分后,血液內葡萄糖含量上升,為腦部補充能量,從而更好控制情緒。
那么每天吃多少糖才健康呢?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普通人每天大約吃25克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