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減肥的人越來越少,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在注重外形的同時也慢慢開始重視自己的健康。但對于健身和減肥的愛好者而言,對食物的控制是個永恒的話題,許多人抱怨各類飲食指導看了不少,但是一碰上好吃的就不顧一切。難道美味和好身材不能同時獲得嗎?
想到魚與熊掌兼得,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什么不能吃。膨化食品、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罐頭食品等等,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別說健身的人不能多吃,正常人長期吃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身體問題。
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是構建人體的材料,無論是肌肉、筋腱、皮膚還是毛發等,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不同于脂肪,脂肪可以在人體中無限囤積,蛋白質卻不會。想要長肌肉,蛋白質的補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成年人的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千克體重0.8~1.1克,蛋白質的總能量供應當中的合理比例為10%~15%。如果還要進行健身活動,則可以酌量增加一些。
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米飯、面包等含淀粉較多的食物和糖類,是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有調節脂肪代謝,儲存和提供熱能的作用,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將導致全身無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產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等。所以,飲食中一味的減少糖類和淀粉類食品只會讓你的體力越來越差。
補充水分。近年流行起來的各種有氧和無氧運動都有個特點,就是出汗。在燃燒脂肪的同時身體中一部分水分也通過汗液排出,所以在健身的前中后期都要及時進行補水。注意,飲水時不宜過量和過冰,過量飲水會影響接下來的運動,水太過冰冷則會刺激胃腸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消化不良。
脂肪攝入。如果你長期健身,肌肉卻沒有增加,那可能是熱量不夠,需要補充脂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每天應有35%的熱量來自脂肪。此處脂肪指的是多不飽和脂肪,主要來源于各種堅果、種子以及魚類,深海魚中含有的Ω-3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助于大腦發育,保護心腦血管,防止冠心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