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和微波食品安全么?”這是很多消費者都存在的疑慮。1月8日,美的―華工大微波食品聯合研究中心發布研究報告,徹底打破了長期困擾人們的“微波有害論”。據悉,2013年1月美的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成立“孫大文院士工作站暨微波食品聯合研究中心”,雙方圍繞微波解凍、微波加熱食品安全及微波燒烤等方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深入研究,攻克了行業四大技術難題,進一步消除了消費者使用微波爐的擔憂和疑慮,讓微波食品產業化生產成為可能。
第一,優化了微波爐解凍程序,并且縮短了解凍時間,提高了解凍的均勻性;第二,微波爐加熱與其他加熱方式對菜肴中亞硝酸鹽含量影響基本相似,均符合國家標準;第三,微波爐加熱對肉制品口感和營養的影響,總的來說,變頻微波爐比非變頻微波爐加熱效果更佳,尤其是變頻微波爐700W功率,可以保持最佳的持水能力和嫩度。同時,應盡量避免長時間加熱,長時間加熱容易導致肉制品中易于被人體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物質減少;第四,提出比油炸法更健康、安全、環保的微波燒烤一體化設備思路。
孫大文院士表示,國內一直沒有專業的微波食品研究機構,在微波食品營養、儲存、檢測、解凍、加熱等影響產業發展多方面的研究均處于空白階段,社會大眾對微波爐存在一定誤解。美的與華工大聯合進行微波食品研究,旨在填補國內微波食品研究領域的空白,推動我國微波食品及“泛微波產業”健康發展。
攻克多項科研難題打破“微波有害論”
資料顯示,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每年產銷的微波食品規模超過200億美元,美國總人口近3億,人均消費超過60美元。然而放眼國內,微波食品產業還處于剛剛起步的“年輕”階段,消費者對于微波食品、微波烹飪普遍存在認知誤區。孫大文院士指出,美的微波食品研究中心成立的初衷,以及初步選定的研究課題,就是要為微波食品產業的大發展,解決基礎性的認知問題。
據了解,實驗室成立之初確定了六大課題,包括肉制品微波解凍特性、不同微波條件對食品品質影響、微波食品雜環胺的檢測、微波加工食品的蛋白質變化對其生熟程度影響、微波處理后的食品在儲藏期間品質變化、微波處理對食品揮發性風味物質影響。目前,微波解凍時間長、受熱不均勻等四大技術難題已得到有效解決,這也讓微波食品產業化生產逐漸成為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院還進一步解決了消費者使用微波爐的痛點。“過去很多消費者擔心微波爐使用過程中會有微波泄漏。孫大文院士表示:“我國對于微波爐微波輻射標準及要求與國際標準、歐盟標準相一致,距微波爐外表面5厘米或以上的任一點處,微波泄漏應不超過50瓦/平方米。大部分的產品實測微波泄漏不足10瓦/平方米或更低,此外研究發現從微波爐中泄漏出來的微波在空間傳播時,它的衰竭程度與離微波爐的距離平方大致成反比關系。也就是說,如果5厘米處是50瓦/平方米,50厘米處就降低到了0.5瓦/平方米。另外,微波爐加熱中亞硝酸鹽含量影響與普通加熱無差別,甚至更少,均符合國家標準。”
作為國內首家微波食品研究中心,孫大文院士工作站是由美的廚電與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聯合設立,由廣東省領軍人才、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孫大文任中心主任,研究團隊由校企雙方聯合組建,美的首批投入研發經費超過千萬元。
對于重金投入微波食品研究項目,美的廚電國內營銷公司總經理孫命陽表示,美的―華工大微波食品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不僅在于為微波食品正名,而且還將目光投向整個微波產業鏈,美的廚電的目標就是通過發力工業微波爐、商用微波爐、嵌入式微波爐、微波炊具、微波食品等諸多領域,逐步形成“泛微波產業”。
孫命陽認為,過去二十多年里,國內微波爐產業的整體價值一直無法突破“百億級”關口。究其原因,就在于發達國家不僅微波爐賣得多,而且微波食品也賣得多。因此,中國微波爐行業僅僅關注產品是不夠的,還必須關注微波食品。未來五年,由美的領導的“泛微波產業”將有望發展成為一個“千億級”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