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要避開的9個營養誤區
2018-12-13 02:01:02
孩子自己最清楚什么時候餓,所以什么時候吃、吃多少應該由孩子來決定,餓了自然就吃得好。被稱為“豆芽菜”“小胖墩”的孩子越來越多,近視、齲齒、貧血成為孩子的常見疾病。這種獎勵,會改變孩子的口味,促使孩子喜歡口味重、香味重的油炸食品,久而久之,孩子的飲食習慣就越來越差。 近日,由精品購物指南報社主辦,養生堂成長快樂、瑪麗婦嬰醫院協辦的健康課堂成功落幕。此次課堂的主題是“關注兒童健康,合理攝取營養”。營養學者指出:兒童時期的營養至關重要,但是吃得“好”不一定吃得“對”,很多家長存在的營養誤區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媽媽了解的營養知識越多,孩子的營養才越有保證! 誤區1:讓孩子失去饑餓權 兒童應該按需喂養,而不是家長覺得孩子餓了就必須讓他們吃。因為人體在饑餓時,胃液、消化液分泌旺盛,這時吃東西才能達到消化、吸收的最佳效果。孩子自己最清楚什么時候餓,所以什么時候吃、吃多少應該由孩子來決定,餓了自然就吃得好。 誤區2:放棄“管理權” 不少家長不懂主動選擇最有營養的食品、最好的食物搭配以及科學的烹調方式,而總問孩子想吃什么。其實孩子并不知道應該吃什么、怎么吃才對自己有益,但他們與生俱來地就會對食物挑來選去。 誤區3:吃得精細,營養就好 一些家長把“好營養”等同為米要白,面要精,魚肉要豐盛,粗糧和雜糧盡量少吃。精白米面在加工過程中維生素、無機鹽損失較大,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營養素缺乏癥。因此,食物的選擇必須是多樣化的,主食越雜越好,食譜越廣越好。這樣可使各種營養素相互補充,營養更全面。 誤區4:忽視維生素攝取 被稱為“豆芽菜”“小胖墩”的孩子越來越多,近視、齲齒、貧血成為孩子的常見疾病。這與大多數父母忽視維生素攝取有很大關聯。維生素,雖然其本身并不提供人體能量,卻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維生素的攝取,讓各種營養素達到平衡狀態。 誤區5:把洋快餐作為獎勵 雖然有一些家長已經意識到洋快餐的危害,但因為敵不過孩子的喜歡,把“洋快餐”當做獎勵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的。這種獎勵,會改變孩子的口味,促使孩子喜歡口味重、香味重的油炸食品,久而久之,孩子的飲食習慣就越來越差。此外,洋快餐屬于高能量、高脂肪食品,而其含有的維生素很少,常吃會引發孩子營養素攝取的不均衡,導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