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吃水果有很多好處。很多人都喜歡在飯前或者飯后吃點水果來幫助消化,或者平時直接吃些水果來補充身體所需的成分。只不過,吃水果也是有講究的,不正確的習慣,不僅沒有保健的效果,反而還會誘發多種疾病。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了日常吃水果的七大誤區,一定要看看啦!
吃水果的七大誤區
誤區一:飯后立刻吃水果
很多人都習慣吃飯后馬上來個“飯后果”。殊不知,飯后立即吃水果不但不會幫助食物消化,反而會引起脹氣,甚至是便秘。建議最好在飯后2小時或者飯前1小時吃水果。
誤區二:食用腐爛的水果
任何出現腐爛的水果,即使是剛開始腐爛的,都不適宜使用。因為食用腐爛的水果,或者沒有防塵、防蠅設備又沒有經過徹底清潔消毒的水果,包括草莓、桑葚等,都會容易誘發急性腸胃炎、痢疾、傷寒等消化道傳染疾病。
誤區三:短時間進食過多的水果
如果在短時間內食用過量的水果,容易造成人體缺銅,進而使得血液中的膽固醇增高,危害健康。
誤區四:起床后吃水果
有些人習慣起床后就吃水果,尤其是在減肥的人,往往就吃份水果當早餐。實際上,水果屬于寒涼的食物,剛起床就吃水果,會刺激腸胃。建議最好在下午三四點左右吃水果,這樣更有利于水果中的營養吸收。
誤區五:用菜刀切水果
為了省事,有些人會習慣用菜刀切水果。可是,常常接觸肉類、蔬菜的菜刀,會存在著大量的寄生蟲或寄生蟲卵。直接用菜刀切水果,容易把這些有害物質帶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蟲病。此外,菜刀上的銹會與水果中含有的鞣酸發生化學反應,影響水果的色香味。
誤區六:用酒精消毒水果
用酒精清潔水果雖然能都殺死水果表面的細菌,但是會降低水果的色香味。而且酒精會中和水果中的酸,也會降低水果的營養價值。
誤區七:水果不能當主食
為了減肥,很多女性朋友都會把水果當主食,其實這種做法也是可行的。因為從營養學上來講,水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是可以當主食的。但是如果長期只吃水果的話,就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免疫系統以及消化系統等。因此,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是否能夠使用水果當主食。
水果,我們幾乎每天都吃,但是,未必每個人都吃得對!及時糾正平時吃水果的錯誤做法,才能充分吸收水果中的營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