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野菜就是“降火藥”
2018-11-18 16:34:01
春天陽光明媚,氣候和暖。專家提醒,盡管天氣逐漸轉暖,仍然要重視養生細節。
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張鐘愛主任中醫師表示,最近門診上,不少病人都會在描述病情的時候,帶一句:“不知道是否受涼了,最近牙齦有點疼,口腔里面感覺還會潰瘍。”
春分過后,雖然春風拂面很柔和,但仍比較干燥,春主生發,陽氣逐漸上升的時候,很多人的鼻子很容易出血、還會出現咽喉腫痛、嘴巴長口瘡,還有不少人出現便秘的困擾……這些癥狀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上火”,老百姓提到上火,自然就想到降火,比如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等。在這里必須要提醒一下,燥邪也分為涼燥和溫燥,其中春分后的上火又有肝火、心火、肺火、胃火等之分,也就是五臟六腑皆會有火,降火也要對癥。所以在服用藥物前,建議找專業的中醫師診斷。有可能的話,可通過中醫傳統的針灸、拔罐、推拿等手法瀉火,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春野菜如馬蘭頭,馬齒莧、菊花腦等,都有清熱降火的功效。建議大家可以在春季吃一些應季的野菜,涼拌、清炒都可以。不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還可以平衡祛火。春分過后可以吃一些梨潤肺除燥,梨的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吃法也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煮水等,還可多吃一些枇杷、百合、銀耳、蓮藕、山藥等食物也具有潤肺健脾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春菜和梨相對性味偏寒,所以脾胃不好的人,特別是在春天出現“五更瀉”的人群應該少食,以免損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