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過!中老年人長壽飲食法
2018-11-18 05:52:01
注意11點就能少生病 某次,一家報紙采訪我,要我談?wù)勚欣夏耆私】碉嬍车囊c,我說飲食說復(fù)雜也復(fù)雜,說簡單也簡單。平時只要注意11點,就能少生病、少受罪。 一、數(shù)量少一點。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yīng)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二、質(zhì)量好一點。蛋白質(zhì)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zhì),應(yīng)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來源為主。 三、蔬菜多一點。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年人每天都應(yīng)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四、菜要淡一點。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總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欲,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鹽吃多了會加重腎的負擔(dān),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幾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yīng)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咸食。 五、品種雜一點。要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調(diào)味料)不應(yīng)少于10樣。 六、飯菜香一點。這里說的“香”,不是指多用鹽、味精等調(diào)味料,而是適當往菜里多加些蔥、姜等調(diào)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覺來彌補味覺上的缺失。 七、食物熱一點。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損傷。因此,老年人要盡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尤其在嚴冬更要注意。 八、飯要稀一點。把飯做成粥,不但軟硬適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養(yǎng)胃、生津潤燥的效果,對益壽延年有益。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頓頓喝粥,畢竟粥以水為主,“干貨”極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同體積的粥在營養(yǎng)上和饅頭、米飯相差很多,長此以往,可能會營養(yǎng)不良。 九、吃得慢一點。細嚼慢咽易產(chǎn)生飽脹感,可防止吃得過多,使食物消化得更好。 十、早餐好一點。早餐應(yīng)占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zhì)量及營養(yǎng)價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不宜吃油膩、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十一、晚餐早一點。“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jié)石。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后的4~5小時,晚餐吃得過晚或經(jīng)常吃夜宵,排鈣高峰到來時老年人可能已經(jīng)睡覺了。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應(yīng)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yīng)不吃或少吃夜宵。 飲食不必刻意也不能隨意 健康飲食記住三個“意”就可以了。 第一,不必刻意。飲食中攝入多少卡路里、多少脂肪、多少膽固醇、多少鹽,不要那么刻意,那能把人給累死。 第二,不能隨意。隨便吃,會吃出一身毛病。 第三,需要注意。怎么注意呢?有三個方案,一個叫十個字的方案,一個叫八個字的方案,還有一個叫六個字的方案。 十個字方案“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就是按照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來搭配,那你已經(jīng)是健康膳食了。“一二三四五”意即:“一”就是每天喝一袋牛奶;“二”就是250克至350克碳水化合物,相當于主食6~8兩;“三”就是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兩瘦肉或者一個雞蛋,或者二兩豆腐,或者二兩魚蝦,或者二兩雞肉或鴨肉,或者半兩黃豆;“四”就是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五”就是每天500克蔬菜和水果。“紅黃綠白黑”意即:“紅”是一天一到兩個西紅柿;“黃”就是紅、黃色的蔬菜,如胡蘿卜、紅薯、老玉米、南瓜、紅辣椒;“綠”就是綠茶和綠色蔬菜;“白”是指燕麥粉、燕麥片;“黑”是黑木耳。 還有八個字的方案,就是“七八分飽,營養(yǎng)正好”。吃飯就七八分飽。 第三個方案就是六個字的方案。世界糧農(nóng)組織提出了21世紀最理想的科學(xué)的膳食結(jié)構(gòu)就是六個字:“一葷一素一菇”。我現(xiàn)在就這樣吃飯。一頓飯里要有一個葷的,有一個素的,還要有一種菇,蘑菇、香菇、金針菇或者黑木耳、海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