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副主任醫師蔣華
前兩天,有個40多歲的李先生,因為出現了絞痛、血尿癥狀,來我們醫院掛了急診。檢查后發現他得了腎結石,原因很簡單,就是平時喝水太少。門診看病時,我發現像李先生這樣的患者不少,有些甚至不渴就不喝水。
也有患者問我,喝水解渴,不就咕咚一杯下肚就完事?我的回答:不!喝水也有門道。每天2升水,每2小時喝一次,這是我堅持了幾十年的事。
每天喝水2升以上
我每天的喝水量至少在2升以上,算下來差不多早中晚各3杯。如果夏天高溫或打籃球時,汗水增多,我還會攝入更多的水,一般每天3升。我的飲水量一向很穩定,別人問我為什么這么苛刻,那是因為我計算過,2升這個數字,正是人體腎臟正常工作所需的水分。
有人問,喝水量不足會出現什么情況?最明顯的就是感覺口渴、尿液變黃。尿液中廢物的濃度,會比正常情況下大大增加。這不僅給腎臟的濃縮工作增加了負擔,而且可能對腎臟產生毒害作用,最常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產生腎結石。
因此,當你感覺口渴時,就得趕緊喝水了。即使不感覺口渴,當看到自己小便顏色是深黃色,就說明你的身體已經缺水。
2小時喝一次水
一天喝水的總量是2升,那要分成多少次喝呢?我的做法是每次喝水300毫升左右,間隔最好不超過2小時。我平時工作時,每隔2小時就喝杯水。同事們都說我這人特別固執,非得定時喝水。
我堅持這么做,是有原因的。人體在空腹時喝進胃里的水,大約8分鐘就可以吸收到血液中。需要花費約兩小時,大部分的水才會被腎臟排出到膀胱里,這時就需要再次補水。
有同事見我這么麻煩,就說,那在一個時間里,將一天所需要的水都喝了,多省事啊。我趕緊解釋,這種做法堅決不行,人體還是會處于相對缺水的狀態。而且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會增加心臟負擔。
當然,有些情況下人體需要額外多喝水,比如節假日,應酬聚會比較多,大量攝入食物,腎臟負擔加重,就需要比平時更多的水,來幫助廢物的排出;比如感冒發燒的時候,又需要用藥,往往產生的廢物會比較多,這時需要額外多喝水。因此我們常說感冒多喝水,會好得快些,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白開水是首選
我在門診上問病人,平時喜歡喝什么,十有八九都說汽水、果汁,我聽著特別鬧心!常喝飲料,可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知道,大部分的飲料里含有大量的糖類、少量的防腐劑和其他添加劑,多喝飲料會造成人體能量過剩。有人統計過,一瓶0.5升飲料所含的熱量,就相當于一到兩個饅頭或一小碗飯。
不僅如此,我還收診過因為常喝飲料喝出病的患者,有個幾歲大的孩子常喝飲料,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長期缺鈣,結果發育不良。
個人建議,喝水最好以白開水為主。如果當地的自來水水質不是特別好,而經濟上又不成問題,把質量有保證的純凈水燒開后再喝,對一般大眾是最佳選擇;不建議長期飲用某種礦泉水;而適當濃度的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