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豆芽菜怎么生產出來
正規企業嚴格規程,生產出好豆芽
記者近日走訪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南市場的蔬菜攤時發現,幾乎每個賣豆芽菜的菜攤上,都豎著一個寫有“放心豆芽”的質量安全牌,上面標明了質量負責人、聯系電話、生產廠家。記者仔細聞聞豆芽,一股豆類的清香味兒。“這豆芽,你就放心吃吧。”攤主不忘打趣。
在各大超市,相關標示也完全一樣。
“目前,沈陽的豆芽基本來自同一個企業,生產標準完全一樣。”沈陽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王長鐘介紹。
2011年4月,沈陽警方曾查獲數十噸有害豆芽。“從那之后,針對芽菜生產、銷售領域存在的小作坊多、亂用添加劑、生產規模小等現象,沈陽引導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豆芽,規范生產過程,為全市提供安全可靠的芽菜。”沈陽市農委副主任李春祿說。2011年12月,沈陽建起了專門生產豆芽的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全程不加任何添加劑,價格和原來小作坊生產的豆芽價格基本一致,產品不但能滿足沈陽市民需求,還銷往周邊城市。
“有害豆芽冒出來后,沈陽首先厘清了多年來芽類蔬菜存在的監管部門不明確、部門之間職能劃分不細的問題,明確由農委監管。”李春祿介紹,“一方面是警方加大打擊力度,另一方面從源頭上提高準入門檻。起草了芽菜類蔬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意見,加速食品小作坊退出市場,推動食品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轉變,規定了‘設計日產能力低于50噸的企業和個人,不允許從事芽菜類蔬菜培植’的審批前置條件。”
在位于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德勝工業園區的某食品公司,記者走進新建的標準化鋼結構廠房,經過消毒室,來到豆芽生產線參觀走廊,20座獨立的2米高、1.5米寬的豆芽菜培養箱連成一排,每個培養箱都有單獨的門,頂部和后部有特制的通風窗。
據工廠經理徐保萍介紹,工廠采用統一定制的豆芽筐培育豆芽,筐子底下有窟窿眼,透氣、漏水,一般一個筐子放5到10斤豆子。培養箱上方有噴淋設施,背后、頂上有窗口,保證了空氣循環。
裝置區的中部是自動控制儀,保證溫度、濕度都處于最佳狀態,利用豆粒的營養使豆芽自然生長,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和有毒有害物質。
廠房的另一側是豆芽篩選、脫皮、清洗、包裝的不銹鋼生產線。“我們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銷售、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都嚴格按照銀川市豆芽菜生產技術規程進行。”徐保萍說。
警惕少數黑作坊產的豆芽
一些作坊生產環境惡劣,生產過程違規使用各種添加劑
不久前,記者參加了由銀川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牽頭,農牧局、工商局、質監局、衛生局等部門共同開展的豆芽菜專項整治聯合執法。
一處平房院落隱匿在西夏區園林場附近,院子北側散落幾間低矮的平房,不足10米處便是豬圈。
走進屋內,一股濕霉味撲鼻而入,地面污水橫流,蒼蠅亂飛。近20平方米的房間,靠近入口處砌著一座3米見方、1米多高的水泥池子,旁邊躺著一個白色塑料大盆。據執法人員介紹,這是黑作坊用來給豆芽去皮的裝置。
角落的桌凳上堆放著七八個盛著三五克小包裝粉末和塑料針劑的袋子。“這些都是黑作坊生產豆芽菜使用的違法添加物。”銀川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一大隊馬立鈞說。
記者在一包塑料袋上看到了“高效豆芽消毒粉劑說明書”,就是俗稱的豆芽防腐粉,上面寫著“每袋10克裝,可用干豆30斤,每3克加水10斤,在爛芽初期澆水淋澆。”旁邊,印著“無根豆芽素”字樣的塑料針劑約5公分長,里面是透明的液體。
“制造販賣者對于這些粉劑的危害十分清楚,但是為了追求豆芽速生、品相好,不惜鋌而走險。”銀川市農牧局農產品監管處科姜忠良科長說。
據了解,此次執法行動端掉了3個豆芽生產黑作坊,查獲去根粉、無根豆芽素等違法添加物6種,銷毀不合格豆芽菜3.2噸。
濫用違法添加劑為哪般?
可縮短豆芽生長過程,品相變得水靈、好看,但有害健康
沈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郝立志曾對記者介紹,生產豆芽過程中是不允許使用添加劑的。而一些黑加工點、小作坊使用的添加劑主要有:激素類的無根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讓豆芽不出根須和葉片,保證口感和美觀;抗生素類,殺滅細菌;漂白劑,去掉豆芽斑點和器皿銹色;保鮮劑,延長豆芽的鮮艷時間;助長劑,即尿素、化肥類,可使豆芽長得又粗又長,增加發芽率,大幅提高產量。
“有些添加劑,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可以使用,比如植物生長調節劑,但豆芽是直接入口的食品,不可以使用。”沈陽市農委原副巡視員張清彬介紹。
為了使豆芽變得水靈和好看,延長保存時間,有些黑作坊會在發豆芽的過程中使用“保險粉”,即連二亞硫酸鈉。連二亞硫酸鈉對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其燃燒后生成的大部分是有毒氣體。據了解,連二亞硫酸鈉是國家允許添加、限量使用的食用防腐劑,屬于鹽類,常用于罐頭等食品,但豆芽菜不在允許范圍內。
一些商家在豆芽制作過程中加入豆芽速長劑、必克斑一號、新型保鮮增白粉、尿素等,使豆芽在生長過程中不會腐爛,且又嫩、又粗、又長。
“從外觀、味道,健康豆芽是可以看得出來的。”一位攤主介紹:“正常情況,豆芽也就是七八公分長,根須尖細,顏色略微泛黃,不是那種非常白嫩的顏色,聞起來有清甜味兒。有害豆芽上了尿素,一般有尿臊味兒。”
相關規定有待出臺
作坊式生產,監管是盲點
“豆芽菜在食品里面是一個很小的品種,但是北方人愛吃豆芽菜,尤其是冬季需求量特別大,銀川市日均需求量在50噸左右,在冬季元旦春節期間可達到七八十噸。但是,不像肉制品、奶制品、餐飲衛生等的監管分得比較細,目前我國在豆芽菜生產上沒有出臺標準,可以說監管是個盲點。”銀川市農牧局局長劉西存說。
2011年銀川市明確豆芽菜的生產由農牧部門監管。確定了管理機構,出臺了生產標準,指定授權兩家符合條件的企業生產。年底,銀川市農牧局起草了《銀川市豆芽菜生產技術規程》,規定了豆芽菜工廠化生產的環境、設備、清潔消毒、生產技術、產品采收、檢驗、運輸、從業人員、生產記錄等十余項重要環節。
據劉西存介紹,在銀川市出臺標準之前,全國只有幾個省市有標準。
豆芽是否必須使用添加劑?什么情況下、什么劑量長期使用對人體有害?業內人士認為,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盡快出臺豆芽菜生產標準,以利于監管。
此外,有關專家表示,豆芽生產主要以小作坊生產為主,生產程序規范化較差,隱蔽性強,監管是個難點。因此,有必要建立統一的協調機構,加大食品安全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