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走在街上,滿眼都是金黃金黃的菠蘿,菠蘿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菠蘿果實除鮮食外,多用以制罐頭,因其能保持原來風味而受到廣泛喜愛。加工制品菠蘿罐頭被譽為“國際性果品罐頭”,還可制成多種加工制品,廣受消費者的歡迎。菠蘿不但滋味香甜,而且適合做各種美味料理,還能去除油膩,幫助消化。春季選擇水果,不妨吃點清爽可口的菠蘿吧!
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微澀、性微寒,具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補脾胃、固元氣、益氣血、消食、祛濕、養顏瘦身等功效,此外,菠蘿中所含的糖、酶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腎炎和高血壓者有益,對支氣管炎也有輔助療效。由于纖維素的作用,對便秘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當出現消化不良時,吃點菠蘿能開胃順氣,解油膩,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還可以緩解便秘。除此之外,菠蘿富含維生素B1,能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感。
菠蘿汁有降溫的作用,并能有效預防支氣管炎,但是發燒最好不要食用。經醫學研究,自古以來,人類就常常憑借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來疏緩嗓子疼和咳嗽的癥狀。菠蘿皮中富含菠蘿酶,有豐富的藥用價值,據國外專家20多年實驗,長期食用菠蘿皮,心腦血管,糖尿病發病率顯著降低,并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如何挑選菠蘿?
新鮮成熟的菠蘿結實飽滿,果皮黃中略帶青色,表皮凸起物沒有磨損,散發清新果香。如果發現葉片容易折斷或松脫,表示已經過熟。切開后,果目淺而小,內部呈淡黃色,果肉厚而果芯細小的菠蘿為優質品;劣質菠蘿果目深而多,內部組織空隙較大,果肉薄而果芯粗大;未成熟菠蘿的果肉脆硬且呈白色。用手輕輕按壓菠蘿,堅硬而無彈性的是生菠蘿;挺實而微軟的是成熟度好的;過陷甚至凹陷者為成熟過度的菠蘿;如果有汁液溢出則說明果實已經變質,不可以再食用。通過香氣的濃、淡也能判斷出菠蘿是否成熟。成熟度好的菠蘿外皮上稍能聞到香味,果肉則香氣馥郁;濃香撲鼻的為過熟果,時間放不長,且易腐爛;無香氣的則多半是帶生采摘果,所含糖分明顯不足,食之無味。
菠蘿與肉搭配味道更甜美
菠蘿含有一種叫“菠蘿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溶解阻塞于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稀釋血脂,消除炎癥和水腫,能夠促進血循環。尤其是過食肉類及油膩食物之后,吃些菠蘿更為適宜,可以預防脂肪沉積。菠蘿蛋白酶還可以把動物肉的大分子蛋白質水解成小分子肽或氨基酸,不但能使肉變得更嫩,還能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更有利于人體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菠蘿特別適合跟牛肉、豬肉、雞肉等肉類一起做菜,菠蘿蛋白酶可以起到肉質嫩化劑的作用,因此,菠蘿可以作為安全的水果“嫩肉粉”。無論是在燉還是炒肉類菜肴,烹制前都可以榨取或擠壓部分菠蘿汁進行腌制。如果想保持菠蘿的口感,可以在肉八九成熟時將其放入。此外,如果感覺吃肉太油膩,可吃些菠蘿,能開胃順氣、解油膩。
需要注意的是,菠蘿和一些水果一樣,吃了會讓一部分人過敏,過敏反應最快可以在15分鐘內發生,這樣的癥狀被稱為“菠蘿病”或者“菠蘿中毒”。比如腹痛,腹瀉、嘔吐、頭痛、頭昏、皮膚潮紅、全身發癢、四肢及口舌發麻,過敏比較嚴重的還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反應。這是因為菠蘿蛋白酶對人們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有刺激作用,如果吃菠蘿前不用鹽水泡,會讓人有一種麻痹刺痛的感覺。因此應將果皮和果刺修凈,將果肉切成塊狀,在稀鹽水或糖水中浸漬,浸出甙類,然后再吃,用鹽水泡菠蘿后,能夠有效破壞“菠蘿朊酶”的內部導致過敏的結構,從而失去使人過敏的能力,并喪失對于有的體質的毒性。
菠蘿咕嚕肉
用料:菠蘿80g,紅菜椒1/4個,雞蛋1枚,梅肉300g,蒜2瓣,生抽1湯匙,紹興黃酒1湯匙,白胡椒粉少許,白醋2湯匙,白砂糖2湯匙,番茄醬2湯匙,生粉1/2茶匙,水淀粉1湯匙,油適量,鹽1小撮,干面粉適量
做法:
1、準備食材。
2、梅肉切成2cm見方的小塊,菠蘿和紅菜椒也切成相當的小塊。雞蛋磕入碗中打散。蒜切碎。
3、肉塊放入碗中,加入黃酒、生抽、鹽、白胡椒粉、生粉抓拌均勻,腌漬20分鐘。
4、炒鍋中注入較多的油,中火加熱至五成熱,把肉塊取出,先蘸一層蛋液,再蘸一層面粉,逐塊滑入油中,炸至微黃撈出。
5、待油溫升高至六成,重新放入油中復炸至金黃,控干備用。
6、炒鍋留底油,大火燒至五成熱,投入蒜末煸香,然后放入番茄醬炒出紅油,加白醋、白砂糖和小半杯水煮開。
7、把菜椒和菠蘿塊放入鍋中煸炒,隨后調入鹽,淋上水淀粉勾芡,最后加入肉塊翻炒均勻出鍋。